忠于所爱 笃定前行 ——优秀青年教师丁雪缘专访

新闻来源:开云在线注册发布时间:2023-02-16浏览次数:346

文章来源:开云在线注册校报第一期 2021年7月1日

 

丁雪缘,湖北黄石人。201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学历,获翻译硕士学位。自2016年从事教育工作,20177月进入我校工作,获得启林教育研究院2019年(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新秀奖,2019年在我校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十佳评选活动中,获评十佳老师。主要教授《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商务英语》等课程

丁雪缘老师的课很少有人会“逃”,即使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不愿错过她的精彩课堂。她讲授的公选课《美剧欣赏与口语》备受学生青睐,选课平台开放伊始,140个选课名额就被“秒杀”,足见丁老师的课多么有吸引力

“幽默风趣、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听过丁老师课的同学都会不约而同的得出以上结论。丰富的知识、极强的亲和力,让她获得学生的喜爱与信赖。良师益友——这个对老师的至高要求,她做到了。

记者:您当时是怎么想到成为一个大学老师呢?

丁雪缘老师:我个人很喜欢英语这个学科,如果成为一个英语老师就可以把喜好变成工作,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比较喜欢和别人分享,我希望把英语这个学科的魅力展现给开云(中国)的人,大学的讲台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

记者:您的讲课风格轻松风趣、知识性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您的讲课风格是怎样确定并形成的呢?

丁雪缘老师:讲课风格和一个老师性格相关,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乐观、幽默的人,我对各种观点看法都是一种比较宽容开放的态度,我觉得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更好的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展现专业性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个事情,去想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毕竟我和学生有着年龄和阅历上的差距,我觉得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会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这种授课风格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吸收我所讲授的知识。我认为教师除了有教授具体知识的职责,更要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大学是一个人三观最终成熟的关键时期,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我的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正确认识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记者:您负责教授英语公共课,学生的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这是否给您的备课带来了不便?您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丁雪缘老师:不便是有的,我觉得主要是学生的基础和班级学习氛围的不同会给我的备课带来挑战。我会因材施教,去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个性化的设置我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好的、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我会比较宽松,注重知识深度广度的拓展,展现专业的趣味性。对于基础不好、自制力比较差、学习氛围比较弱的班级我会加大检查力度、在作业布置上更有针对性,去引导这个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不过,无论教哪一个班我都会鼓励、指导他们去考四六级,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我在教学上也会有所侧重,去教授一些四六级的知识、技巧。我认为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四六级证书都会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记者:您的公选课美剧欣赏与口语,备受同学们欢迎您是如何想到开设这课程的呢?

丁雪缘老师:我发现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与外国文化有关的课程凤毛麟角,和外国语言有关的基本没有,但是外国语言对于大学生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学生会有兴趣,也会有这方面的需求,就想填补一下这个空白,另一方面我个人很喜欢美剧,我想通过这门课把里边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分享给大家。美剧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纯正发音、增强语感的同时开拓视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利于学生接受。

记者:您在前年参加了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并获奖,还高票获选了我校“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您在从教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呢?对我校的师范生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呢?

丁雪缘老师: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需要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去学习,自己当选了“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还是挺感动的,证明我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去参加比赛也是为了能够提升自己,能给学生呈现一个更精彩的课堂。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有敬畏之心,课堂可以轻松,但教学是一件很严肃很严谨的事情。其次是要有责任心,当学生进入了自己的课堂就必须要对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负责,让他们快乐的学到东西。再一个就是热爱,我非常喜欢这个职业,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到成年的一个过渡期,可塑性很强,如果自己的工作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对于咱们学校的师范生我想说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要有担当。教师是一个特殊岗位,你要为一个个年轻的心灵树立榜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种榜样不仅是在课堂,生活中也是一样。引导他们成为优秀正直的人。要专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磨炼自己的教学技巧。我每年都会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会有一个更好的教学反馈,自己也更有成就感。第三点还是要多读书,这样你的课堂内容才会更立体、更丰富。


大学生记者团记者段辉 向琳采写